為創新思政教育載體,深化監校協同育人機制,8月6日至7日,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第二站走進馬鞍山監獄,聯合開展共建活動。通過主題展演、青春對話、實地研學等形式,為監獄民警奉上了一堂深刻生動的思政大課,開啟了監校合作共育的新探索。
實踐團青年學子聚焦“法治宣講”“平安守護”“紅色傳承”主題,以舞蹈、朗誦、宣講等藝術形式,為民警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追光”青春思政課。《劉曉妮的振興筆記》《冰河赤子心》深情演繹了警院畢業生扎根基層、見義勇為的感人事跡,詮釋“人民至上”的職業信念;《高墻內的忠誠答卷》《碧海丹心》則深情致敬以監獄民警張文博、海警烈士汪曉龍為代表的英模人物,傳承紅色基因,激發忠誠使命。學子們以青春的視角和藝術的力量,禮贊信仰、法治與責任,深深觸動了在場青年民警。
在“青春對話:使命與成長”主題座談會上,學院5名優秀畢業生——如今奮戰在監獄一線的青年民警代表,與實踐團學子圍坐暢談。圍繞“從警初心”“職業認同”“學習成長”等話題,民警們傾情分享經歷感悟,為學弟學妹解答學習就業困惑。這場真誠的對話,不僅增進了警院學子對監獄事業的認知與認同,也進一步激發了青年民警的職業榮譽感、歸屬感與使命感,凝聚起敬業奉獻的堅定共識。
活動期間,學院實踐團隊與監獄團委聯合開展了“沿著總書記的足跡 學思踐悟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主題團日活動。雙方青年共同走進馬鞍山市薛家洼生態區,重走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路線,重溫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實地感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江淮大地的生動實踐,切實增強了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此次共建活動,是學院特色思政品牌向監獄一線的有效延伸,成功搭建了監校融合、資源共享的交流平臺。未來,學院將持續深化與馬鞍山監獄的共建交流,完善“監校一體、資源共享、人才共育”的合作模式,為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監獄民警鐵軍貢獻警院力量,共同守護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供稿:學生處(團委) 一審:王恒倩 二審:陳杰 三審:魯紅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