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至8日,學院“三下鄉”實踐團隊師生走進桐城市開展系列實踐活動,通過“思政課展演+文化調研”雙軌模式,將理論宣講與文化傳承深度融合,為基層群眾獻上兼具思想深度與藝術魅力的精神盛宴,在行走中探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密碼。
7日下午,實踐團隊首先來到龍眠街道東關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開啟了一場“追光”青春思政課展演。當講述到海疆衛士汪曉龍烈士的事跡時,大屏幕浮現出他生前執行任務時的英姿,宣講員哽咽著還原他寫下的“愿以吾身護山河”的錚錚誓言。現場觀眾凝神靜聽,當聽到烈士在生命最后一刻仍緊握鋼槍護衛領海時,不少人紅了眼眶,悄悄抹去眼角的淚光。“這場宣講讓我看見了青春最熾熱的模樣!” 看到“桐城市共青團”刊發的宣講預告后,專程前來的學院2022級畢業生江薇激動地表示:“學弟學妹們用專業與熱忱詮釋了警院人的精神傳承。這場活動讓我真切觸摸到了母校蓬勃的生命力,也讓我為成為一名警院學子而自豪!”
次日上午,實踐團隊走進桐城文化地標六尺巷。在青磚黛瓦間,師生們駐足研讀“禮讓”牌坊的楹聯典故,通過實地走訪、文獻查閱等方式,深入挖掘“六尺巷”精神的時代價值。團隊成員還運用新媒體技術制作相關短視頻,以青年視角傳播傳統文化。
此次桐城之行作為學院“三下鄉”活動的收官站,創新構建“思政鑄魂+文化潤心”的實踐范式,既展現學院青年學子服務社會的專業能力,更彰顯文化傳承的青春智慧。團隊指導老師表示,后續將整理實踐成果形成調研報告,持續為基層發展注入青春動能,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供稿:學生處(團委) 一審:王恒倩 二審:陳杰 三審:魯紅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