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安徽省司法廳《安徽司法行政調研課題管理辦法(試行)》(皖司辦發〔2021〕48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規定,2025-2026年度安徽司法行政調研課題面向各市、縣(市、區)司法局,省司法廳各直屬單位,廳機關各處室,安徽司法職業教育集團各理事單位申報。現將項目受理申報工作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指導原則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和學術導向,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鼓勵開展有前瞻性的法學基礎理論研究和有針對性的應用對策研究,將部門法研究融入全面依法治國重大決策部署,推出具有學術創新價值、決策參考價值、實踐指導價值的法學理論成果,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智力支持和理論支撐。
二、選題方向
1.理論研究。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安徽實踐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中國式現代化的關系問題;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同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相結合問題;推進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制度化、法治化、規范化問題;紅色法治文化傳承和保護問題;構建中國自主的法學知識體系問題;職業教育相關法律研究。
2.司法行政應用研究。圍繞司法行政重點難點工作,如:科技賦能法治建設;探索人工智能在行政復議案件審理中的應用;智慧監所管理;公共法律服務普惠供給中的應用場景及風險防控機制;司法行政數據資源整合與共享;貫徹落實新《監獄法》,全面深化依法治監體系建設;聚焦基層治理,分析基層公共法律服務站與城鄉自治組織的協同服務機制,完善特殊群體法律服務精準供給模式等。
3.職業教育應用研究。圍繞職業教育重點難點,如:“十五五”期間職業教育發展問題;職教本科建設路徑;職業教育專業改造升級問題;對接法治人才培養戰略,研究司法類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與司法行政崗位需求的精準對接模式;深化“校局合作”育人機制及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路徑;“職教出海”相關問題研究;教師隊伍建設等。
4.其他相關研究。與司法行政工作、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相關的其他問題研究。
三、課題類型、數量及資助經費
課題類型分為重點課題和一般課題,以及委托課題。所有課題經結項評審后,按照《安徽司法行政調研課題管理辦法(試行)》相關規定撥付。
四、申報時間
即日起至11月30日,逾期不再受理。
五、課題研究期限
自立項之日起一年內完成。
六、課題成果
課題研究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從法治實踐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對策建議及可行性措施。課題成果不得引起著作權或知識產權爭議,杜絕學術不端行為。
七、申報要求
1.課題應由課題組申報,課題組成員原則上由理論工作者和實務工作者共同組成,一般不少于3人,其中理論工作者不少于1人。
2.課題組實行課題主持人負責制,課題主持人須具有良好的政治素養和獨立開展及組織科研工作的能力,并擔負實質性研究工作。
3.申報重點課題的主持人須具有正高級職稱或正處級以上行政職務;申報一般課題的主持人須具有中級職稱或科級以上行政職務。
4.申報的課題內容為選題方向中列舉的與司法行政工作、職業教育相關的課題,題目可以自定。
5.承擔過或正在承擔相同研究內容課題的不得申報;申報過2024安徽司法行政調研課題尚未結項的,不得申報。
6.申報人須填寫《安徽司法行政調研課題申報表》(附件),且申報內容須詳盡(特別是“研究方向與內容設計”),否則不予受理。
7.各申報單位應切實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對申報材料的審核把關,確保填報信息的準確、真實,切實提高項目申報質量。如違規申報,將予以通報批評,并對下一年度本單位申報數量作出限制。
八、結項要求
按照《安徽司法行政調研課題管理辦法(試行)》相關要求執行,其中決策咨詢報告、研究報告應為上級機關主要領導批示、有實際應用效果的報告,一般報告不予認定。
請申報單位根據要求,于11月30日前,提交課題申報表PDF版(蓋章)。安徽省司法廳、安徽司法職業教育集團將組織專家對申報課題進行評審,擇優確定立項。
聯系人:李雪
地址:合肥市蜀山區清溪路78號安徽警官職業學院西區
聯系電話:0551-62233680
電子郵箱: 1337875778@qq.com
安徽司法職業教育集團
2025年11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