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創造了人類史上最牛的創業史”,“這個創業團隊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一個根本原因就是擁有一份馬克思主義的計劃書”。如此清新活潑、別具一格的講述來自我院一位00后學生潘飛的微課“活的馬克思主義”。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走上思政課講臺,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傳揚紅色理論,是政治理論部教師開展思政課綜合創新,豐富課堂實踐教學的一種有益探索。
2018級心理咨詢(2)班潘飛同學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有著濃厚的興趣,對相關研究文章也有一定涉獵。在15分鐘的微課中,他回顧了中國共產黨苦難輝煌的發展歷程,闡釋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理論特質及對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重要指導意義,最后引用馬克思高中畢業論文中的一段名言“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萬人,我們的事業并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表達了自己作為一名新時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與追求。潘飛的微課以00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深入淺出解讀艱澀的理論,談古論今、引經據典且情理并重,體現了歷史邏輯、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的統一。一個高職學生能有如此不俗的理論功底和良好的表達能力,贏得師生們的交口稱贊,同時大家再次感嘆警院學生人才濟濟。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在今年3月18日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六個要求”、對思政課教學提出了“八個相統一”,為推進思政課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我部教師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基本遵循,在院領導悉心指導下,以“名師工作室”、省級教學團隊等項目為依托,守正創新、鑄魂育人。教師們在堅守思想性、理論性的同時,適應高職生的學情特點,開展了經典誦讀、時事播報、課堂調查、討論辯論、演講比賽、知識競賽、參觀考察等多樣化的實踐教學寓教于行,達到理論性與實踐性、主導性與主體性的統一,增強課程的親和力、針對性,也增進學生們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