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體制改革閑談
http://www.editorhome.cn/reading/14808/d9bc7527-593d-4146-a9c4-02e18a66fdbf.aspx
作者:王曉峰
最近看到了GAPP的《關于報刊編輯部體制改革的實施辦法》,網上也是議論紛紛,幾家歡樂幾家憂。參考誰該文件的要求,我所在的編輯部早已完成體制改革,這不但沒有影響期刊出版,而且起了促進作用。
從文件中也可以看出,改革的目的是了期刊有一個健康正常的發展環境。現在有一些科研機構辦的學術期刊在業內有較大的影響,影響因子也還不錯,有主辦單位的支持,期刊出版做得非常優秀。有人抱怨,現在期刊辦得挺好的,改來改去有什么意思。
應該說,GAPP的這個辦法的出臺,是基于促進整個中國科技期刊界的健康發展,而不全是針對某一種或者幾種期刊的。把期刊從主辦單位獨立出來形成雜志社,或者成為出版集團的一部分,有利于形成集群優勢,在編校出版、數字化出版等方面可以形成合力。
中國科技期刊的問題很多,有一點原因很重要,就是沒有形成充分的競爭。經費有主辦單位出,稿子有作者投,出多出少一個樣,出好出壞一個樣。這與其他方面的改革相同,一方面說體制不好,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放棄體制的保護。
一提到競爭就有人說學術期刊不能市場化,但競爭與市場化并不沖突,只不過是在市場條件競爭更激烈一些。而且,相對而言,發展比較好的行業都是存在激烈競爭的行業。期刊競爭,作者受益,讀者受益。不客氣地說,很多期刊根本沒有競爭力,只有一個刊號而已。
很多人也提到,這個改革沒有涉及到主辦主管單位的改革,都成為獨立的企業了,為什么還要保留主管主辦?
誰來管,法律來管;誰來辦,企業辦。簡單的事給搞復雜了。
源自網絡